close

 


 



聽!植物在說話!

人類一直自認為是「萬物之靈」,能思考、有感情,懂得喜怒哀樂,還能發明創造。其他的生靈,特別是植物,向來被認為是沒有感官智慧的較低等生物。事實真是如此嗎?


植物有感情

1966年2月的一天,巴克斯特在庭院給花草澆水,他一時心血來潮,把測謊儀的電極連到了一株牛舌蘭(一種熱帶植物,大葉,小花,與棕櫚相似)的葉片上,並向它根部澆水。植物吸了水會增強導電性,電阻會降低,紙上的記錄曲線應該往上走,可實際畫出的卻是鋸齒狀向下的曲線。當測謊儀接在人身上時,它會根據人的情緒波動畫出不同曲線,人在高興時出現的曲線,就是鋸齒狀向下。看來,牛舌蘭喝了水後心情很暢快!


植物有感知能力

巴克斯特想看看這棵樹還會有什麼反應。根據以往的經驗,讓人產生強烈反應的辦法是讓他感覺到威脅。於是巴克斯特就把這棵植物的葉子泡到熱咖啡裡面,沒反應。他想出一招更厲害的:燒一燒接在測謊儀上的葉子!剛想到這兒,還沒等他去拿火柴,紙上急速出現一條上揚的曲線!等他拿火柴回來,他看到曲線上又出現一個高峰,可能是植物看到他下決心要動手,又嚇了一跳。他猶猶豫豫地做著準備,測謊儀記錄的反應不那麼強烈了。奇妙的是,當他做著「假裝」要燒的動作時,植物也不理不睬的沒反應。

這株植物竟能辨別出他的真假意圖!巴克斯特差點跑到街上去喊:植物能思考!植物能思考!隨著這一驚人的發現,他做了許多更深入的實驗,顛覆了世人對植物狹隘的認知。

巴克斯特後來和他的同事們在全國各地的其他機構,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測謊儀做了類似的觀察和研究。他們對25種以上不同的植物和果樹進行試驗,其中包括萵苣、洋蔥、橘、香蕉等,得到的是相同的觀察結果。


植物能辨識

為研究植物的記憶能力,巴克斯特將兩棵植物並排置於同一屋內,讓一名學生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讓這名學生混在幾個學生中間,都穿一樣的服裝,並戴上面具,一一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其他學生走過時,植物沒有反應;當「兇手」走過去時,測謊儀上的指針馬上抖動起來,表露出了對兇手的恐懼!


植物有遙感功能

植物跟主人之間也有著親密的聯繫。例如當巴克斯特從新澤西回到紐約時,他發現記錄顯示植物有反應,不知這些植物是說「放心了」,還是「歡迎歸來」,而且作出反應的時間是他在新澤西決定回紐約的時候。

更有趣的是,他的朋友坐飛機去700英里以外的地方,結果每次飛機著陸時他朋友的緊張心態都被自己養的植物記錄下來。

巴克斯特的實驗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前蘇聯科學家維克多.普什金接著做了一個實驗,來證實植物具有感情。他先用催眠術控制受測者,並在附近放上一盆植物,然後用一個腦電波儀,把人的手與植物葉子連接起來。奇妙的事發生了:當普什金說一些讓受試者高興的話時,植物便豎起葉子,舞動花瓣;當普什金在描述冬天的酷寒,使受試者渾身發抖時,植物的葉片也會瑟瑟發抖;如果受試者感情變化為悲傷,植物也出現相應的變化,渾身的葉片會沮喪地垂下。

美國加利福尼亞國際商業公司的化學博士麥克.弗格認為巴克斯特的植物研究有點荒誕可笑。他為了尋找反駁和批評的可靠證據也做了很多實驗。不過,在得到實驗結果後,態度卻一下子來了個大轉變,由懷疑變成了支持。因為他在實驗中發現,當植物被撕下一片葉子或受傷時,會產生明顯的反應。弗格還證明植物具有感知人心理活動的能力。於是他大膽地提出,植物具備心理活動,會思考,也會體察人的各種感情。他甚至認為,可以按照不同植物的性格和敏感性對植物進行分類。

(資料來源:正見網,http://big5.zhengjian.org)


花生的祕密

農業化學家喬治.華盛頓.克瓦小時候在一處偏僻的低坡開墾了一塊自己的花園。村裡的農婦們常把家中生病的植物帶來,求克瓦替她們養著,好讓它們開花結果……

克瓦在自己的花園中細心地照顧這些花草,常常用他特有的沙啞的聲音對它們唱歌。每到晚上就細心地把它們保護好,到了白天再把它們拿出來曬太陽。當他把植物送還給主人時,人們常常問他是如何創造這些奇蹟的。克瓦只是輕輕地說:「所有的花和樹林裡成百上千的小生命都跟我說話。這一切都歸功於我的觀察與對它們的愛護。」


傾聽花生的聲音

身為園藝學家,克瓦注意到「花生」很獨立,可以在貧窮的土壤中長得很好。克瓦又是化學家,他發現花生中的蛋白成份與牛排類似,而碳水化合物則與馬鈴薯類似。

一天晚上,克瓦在實驗室思考這個問題,他盯著一顆花生問道:「上帝為什麼造了你?」一瞬間,他得到了最簡潔的回答:「你需要針對三個方面研究:適應性、溫度和壓力。」

有了這個小啟發後,克瓦把自己鎖在實驗室中,日夜不停地工作了一週,他把花生進行化學分解,把它們放置在不同的溫度與壓力下進行測試。他發現花生三分之一的成份是七種不同的油。這個發現讓他很滿意。經過晝夜不停的工作,通過對花生的各個成份進行分析、總結、分隔、重組、分離、合成,最後他有了二十種新產品,裝在瓶子裡。花生原本一向被人們認為是低級食物,只能做豬食,和山芋一樣名不見經傳。克瓦卻把花生變成上百種不同的產品,從化妝用品、輪軸潤滑劑,到印表機的油墨以及咖啡等等。


窺見古代中國醫學的奧祕

有一次有人詢問他的祕密。他回答道:「祕密在於植物自身。想要知道它們的秘密,首先要愛護它們。」

「可是為什麼很少的人有這個能力呢?」這個人繼續問道,「除了你還有誰可以做這些事情?」

「每個人都可以,」克瓦說,「只要他們相信。」他補充說:「相信上帝的承諾,比那些唯物主義者相信的這張桌子更具體,更豐富。」

這個故事讓我們不難了解古代中國文獻中記載的神奇醫術的奧祕。例如:我們使用現代科學手段,往往幾年都不能弄清楚一種藥用植物在中藥配方中的作用。然而,中國古代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這部著作中,卻記載了「上千種植物」的藥用方式。古代醫學家是如何認識中藥的,大多已不可考;但近代的一些科學家通過人的功能與植物交流,探索植物奧祕,使人們一窺古代科學探索的另一天地。
(資料來源:正見網)


與植物的「第三類接觸」

美國中央情報局測謊專家克里夫.巴克斯特,1966年意外的利用測謊儀開啟了「植物特異功能」的一連串研究,成為探知植物真實世界的先驅。在台灣,現任台大教務長、任教電機系的李嗣涔教授,近年來對於「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不僅和國際水準並駕齊驅,也打破了許多人以為「氣功」或「其他空間神祕訊息」(神佛存在)是「迷信」的思想框框。

在李嗣涔教授所著的《難以置信》一書中,有一段生動描述中國大陸特異功能者孫儲琳女士使「炒熟的花生發芽」的有趣過程。孫女士小時候就有透視力,偶爾會看到奶奶家藏在地下的罈子;上課時會看到隔壁班老師上課的情形。她也能和植物直接做「心靈交流」。以下就是孫女士發表於《中國人體科學》的文章〈我與植物溝通時的一些體驗〉,其中的精彩敘述:


黃豆說:「太擠啦!太擠啦!」

有一次沈教授買了一大包黃豆,放在一個小玻璃瓶內要我加意念讓它們快點發芽,但瓶內的豆子特別擁擠,我開始時並未意識到,未管它們。我就開始和它溝通,給它一個信號要它發芽,但我感覺到它反饋一個信號(聲音)說:「哎呀!太擠了!太擠啦!我受不了啦!受不了了啦!!」可我當時並未弄明白,因此還是不斷向它發出要它發芽的信息:「請給我發芽!發芽!發芽!!」過了一會兒它真的發了芽,我睜眼一看才知道,原來一大堆豆子放在一個瓶子裡,確實太擠了!!由於沒有足夠的空間,長出來的芽都像蘿蔔鬚一樣,細細的。真讓人哭笑不得。


紅豆說:「你錯啦!錯啦!」

還有一次沈教授給了我三顆紅豆,要我讓它發芽,當我和紅豆溝通時,忘記了它是紅豆了,對著紅豆稀里糊塗一個勁地默念:「綠豆綠豆快發芽!綠豆綠豆快發芽!!」結果豆子向我發出信息說:「錯啦!錯啦!」我當時沒有領會過來,說:「什麼錯了?」我就給它發了一個意念說:「你是不是瞎講啊?」過了一會兒它還是對我說:「我沒瞎講,你錯啦錯啦!」我還是不明白怎麼錯啦,就集中注意力於前額的天目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要發芽的對象明明是紅豆,而不是綠豆,是我叫錯了名字,對著紅豆叫綠豆了。我改正了稱呼,紅豆就發了芽。

(資料來源: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祕信息場,李嗣涔/鄭美玲著,張老師文化)




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試試以下10種在生活中可以簡單實踐的大腦體操, 培養健康生活模式, 在新的一年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康健雜誌62期 文/李宜蓁 攝影/邱瑞金


一般人發現自己容易忘東忘西、反應變慢時,先是沮喪,接著懷疑將來老了是否會得到失智症。事實上,大腦皮質厚度的確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下降,高明科技也無法逆轉神經老化死亡的自然時鐘。


「但只要常常用腦,就可以讓大腦不要老得那麼快,而且愈用愈靈光,」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解釋,人在年輕時大腦皮質厚度差不多,聰明才智沒有特別差異,但年紀愈大、厚度差距會愈大。


也就是說,一個82歲常用腦的人,大腦活化程度可以跟60歲的人一樣。


原理在於,母體中的小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以每分鐘25萬個的速度成長,出生時已具備有10 的12 個次方之神經細胞,出生後大腦神經不斷進行修剪動作,只要獲得適當刺激,大腦神經細胞即可持續活化,神經元間的分叉連結會愈來愈多,但演化機制會使得大腦主動修剪掉那些很少用或根本不用的部分。


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洪蘭以小狗為例,剛出生的小狗單個神經元與神經元間至少有一千個以上的接觸點,密密麻麻很多分叉,就像大腦內有多條四通八達的田間小路。小狗常被訓練做幾項重複動作,口令一出即有反應,掌管這些重複動作的神經元從田間小路,走久了變成寬廣的高速公路,其他不用、少用的田間小路便逐漸消失。


當小狗變老狗,大腦裡只剩幾條高速公路,反應快、正確率高,但代價是失去了創造力和彈性。這正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的原因。


如果已經變成老狗,只要在各種環境中給予不同以往的刺激,成年的大腦依舊能再度活化。曾有位左腦受傷、右半邊癱瘓的病人,經過不斷復健,右手能恢復切牛排的功能,在經過核磁共振掃描後發現,切牛排時病人的右腦亮起來,原來右腦取代了壞掉的左腦功能。


加州大學洛城分校記憶門診與老化中心主任斯默爾在所著《讓大腦變年輕》中說,預防大腦加速老化,總比想辦法修補受損腦細胞容易,對抗大腦老化永遠不嫌遲也不會太早。


與其迷信神奇的聰明藥、或花大把銀子去上大腦補習班,不如試試以下十種在生活中可以簡單實踐的大腦體操,培養健康生活模式,在新的一年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1 玩出創造力


即使是初學者,面對需要動腦思考、判斷、佈局的遊戲(如橋牌、西洋棋、象棋),每一步也能想出十種以上的玩法。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一項21年的研究發現,每星期至少玩一次遊戲(如西洋棋、橋牌等)的老年人,比不玩遊戲的老年人減少50%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2 培養急速反應能力


任天堂等電動玩具、小鋼珠能訓練快速反應能力,並且在快速集中注意力後得到相對放鬆。喬治華盛頓大學神經學教授瑞司塔克建議工作空檔時玩丟紙團遊戲:背對垃圾桶約六呎處,手拿紙團快速轉身將紙團丟進垃圾桶。


3 生活裡創造新經驗


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會扼殺腦力,杜克大學腦神經生物學家凱茲在《讓你大腦new一下》中鼓勵人們破除生活慣例,創造新經驗。例如挑選全新的路線上班上學,搜尋新路上有什麼聲音、哪種味道、哪種風景;每天到不同的餐館吃飯,嚐新滋味,讓感官經驗多元。


4 體驗自助旅行的樂趣


旅行的意義在於開拓視野、感受新環境的刺激,所以出國旅行應避免參加大型旅行團或通華語的市區導覽團,儘量選擇自由行或自助旅行,最好能租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當地的市集逛逛,多花一點時間在調味料或香草區,聞聞看你未曾接觸的味道,和當地人聊天,使大腦保持能隨時面對新問題的最佳狀態。意想不到的挑戰將使大腦神經細胞有機會發展新連結。


5 用音樂放鬆心情


據說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改善空間感、促進大腦邏輯發展,然而領有美國音樂治療協會AMTA證照的專業音療師徐綺苹說,所謂「莫札特效應」是媒體斷章取義和市場炒作的結果,當初主持莫札特效應研究的學者後來表示,該項研究樣本過少、研究時間太短,不能證明莫札特音樂對於大腦發展有長期助益。


徐綺苹認為,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是主觀的,目前音樂治療領域並沒有直接給予處方簽,音樂對一般人的主要作用在於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對於特殊族群如自閉兒、唐氏症則有更進一步改善肢體動作、語言能力或過動的成效。


6 吃對食物讓大腦維持健康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腦細胞保持柔軟有彈性、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的風險,例如酪梨、油菜籽油、亞麻仁油、橄欖油、綠色葉菜類、鮭魚、鮪魚、鱒魚等。


而蔬果中所含的天然抗氧化劑能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侵害並增強記憶力,例如梅子、葡萄乾、藍莓、草莓、蔓越莓、菠菜、李子、青花菜、柳橙等。


7 閱讀是全腦活動


洪蘭說,閱讀時帶動視覺皮質,手要翻書眼睛要動,書本上的字轉成音、音儲存到前腦變成意,閱讀提升智慧,每讀一個字就會激發相關的字,因此也可以提升創造力和想像力。


8 啟動全感官經驗


觀察小嬰兒認識新事物的步驟,一定是動手摸、看看它,然後聞一聞、咬咬看。


專家建議,啟動多種感官做同一件事,加入平常少用的感官如嗅覺、觸覺,避開大腦預期的模式,能建立新的神經連結地圖。例如回家時閉起眼睛找電燈開關,回憶脫鞋放哪、桌椅在哪、房間的方位。


洪蘭帶兒子去買菜時,先教他唸購買清單,訓練閱讀語言能力;和他一起比價,訓練計算數學功力;再教他辨識商品擺設的空間方位能力。


9 運動讓大腦年輕


運動會刺激天然抗憂鬱荷爾蒙腦內啡的釋放,減輕壓力;而打球或做家事等制式工作能壓抑掌管情緒的杏仁核無故發射,不讓壞情緒來搗蛋。有氧運動則會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把氧氣帶上腦袋。伊利諾大學腦神經科學家克空比建議,每天15分鐘的快走就能保持良好體能狀態,並減緩腦神經細胞流失速度。


10 留白思考


頭腦體操不是讓大腦累到不行。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實驗室動物長期暴露在壓力荷爾蒙下,會使海馬回記憶學習中樞有萎縮現象。


麻州的威廉斯學院心理學教授索羅門說,壓力將使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大腦記憶能力也降低。專家建議,工作再忙每天都記得留白半小時到一小時時間,整理思緒,靜坐、冥想都是紓壓的好方法。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菏 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